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事务  科研动态>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课题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9-03

2021825日,由厦门大学牵头,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2016YFA0601400)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厦门成功召开。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按科技部要求,项目牵头单位组建了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院士任组长,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辉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教授、兰州大学刘勇勤教授任委员的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出席了此次绩效评价会,厦门大学科技处赖日泉副处长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项目首席科学家张瑶教授、各课题负责人赵美训教授、崔球研究员、樊炜教授,及各研究骨干和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完成情况和四个课题的绩效自评价汇报,对照课题任务书,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项目各课题的工作,认为四个课题均圆满完成了任务书约定的研究内容和各项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四个课题围绕设定的科学和技术目标,分别在近海生态系统碳汇形成的过程与机制、边缘海有机碳源汇格局和埋藏效率,及适用于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洋人工上升流增汇技术和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解决项目重大科学问题“近海碳汇过程及增汇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自2016年实施以来,组织管理科学规范,共实施65个航次的现场观测与实验,其中独立组织/开展野外调查23次,包括4次的人工上升流海试调查,累积出海时长达2979*天。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Review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Water Research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重要期刊发表第一标注SCI收录论文91篇,出版专著2本,授权专利31项,制定完成20个碳汇指标标准草案稿。并在山东青岛鳌山湾成功建成了国内首个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该增汇方案被写入《美国低碳路线报告》和《IPCC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项目执行期基于相关研究内容,项目成员1人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三等奖,1人获浙江省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人获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2020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1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项目已完成财务审计和数据汇交等工作,此次课题绩效评价会的顺利召开,为下一步项目绩效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望为未来国家制定相关科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有关规划提供基础和示范。

课题绩效评价工作会议现场

线上及现场参会专家、领导 

张瑶、崔球、赵美训和樊炜分别作课题绩效自评价报告

(图/文:海洋与地球学院)


Top